易学文化的数码思维模式 

 

 

佘易峰

   易惟谈天,万物皆数。数是世界语言,也是破译宇宙物命的神秘数码。数的不同排列,物命的基因因此而改变;码的不同组合,数的结果变化,都直接影响到物命的起始、生长和消灭。因此,数码在高科领域的成功破译将使科技上从量的积累,跨越到质的飞跃,数码电视,数码相机及军事机密方面的数码应用,都无不显示出人类破译数码的成功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。然而这种数码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,都与古老的易经文化和道德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.....
   生生不息为之易(易经文化),一阴一阳之谓道(道德经文化)。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也称之为道。数就是道,道也就是数。易经文化的本质就是数,是阴阳,是二进制,是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物命的本元结构。道是抽象的,我们看不见抽象的东西,只能透过现象来看其本质。
   中国古人不但掌握了加减乘除,乘方和开方,而且还知道对数的算法,他们还把算筹,计算尺,算盘作为计算工具。更为高级的甚至完全是心算,连计算工具也不用。比如《老子》就说:“善数不用筹策”,所以,远在老子时代,中国古人就知道了对数的计算。
   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?及“天法地,地法人,人法道,道法自然”!这都是古人的数码思维模式的表述及深层次的阐述,当人们能够将其研究清楚的时刻,原来这是个数学题,是个从指数到幂的转换问题:
→一→二→三→万
10º→10¹→10²→10³→10⁴
   第一步: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故道是一,是数,是10º是一。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就是在此意义上说,道又是无极,无,故指数为0.
   后三步,10¹生10²;10²生10³。如果只讲指数的变化,则一生二、二生三。
   第四步:10³生10⁴单纯讲指数,应该是指数3生指数4。如果单纯讲表达方式,应该是10的3次方(10³)生10的4次方(10⁴);单纯讲数,则应为“数之可千,推之可万”。(黄帝内经·素问)。老子他老人家将指数3和数字“万”结合,成了“三”(10³)生万物(10⁴)。在没有电脑的年代,工程技术人员都用对数计算器,而对数计算器所根据的原理,就是老子的“三(10³)生万物,即(10⁴)的原则,就是运用以十为底的对数问题,也就是将乘法变为指数加减的问题。《老子》讲“善数不用筹策”,运用常对数,化简乘除,乘方开方,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这样讲释《老子》,不是牵强附会,早在先秦曲藉中,比如《黄帝内经》告诉我们,只有这样解释才最为正确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说:“阴阳者,数知可十,推之可百;数之可千,推之可万,万之大,不可胜数,然其一也”。《素问·五行大论》和《素问·阴阳系日月》也有类似的说法,它可以看成是老子的“道生一,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”的诠释;“阴阳者,就是道,数之可十,就是道生”,推之可百,就是一生二,数之可千,就是“二生三”;推之可万就是三生万物。一、二、三、万,其实都是数,只不过只是说法不同而已,即所谓“然其要一也”。我们之所以说“阴阳者”就是道,因为《周易系词》里说:一阴一阳之谓道,是指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,同时也指道德经文化之内涵。
   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,把易经作为六经之首,用六个基本模式表示他们的宇宙观:太极、二仪、四象、八卦和六十四卦。 易经文化的基本原理: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,二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六十四卦,这个数学思维模式的易经文化,其真谛就是数的二进制......
   数有很多分支,易数是古代的数学分支,河图洛书之数,纵横十五、奥秘无穷是其实质。易数又叫易象;象数、阴阳、大易、简称之为易。易数所用的数,就是二进制。0阴、又交断,用符号--表示;1阳又交连,用符号 -表示。在古代,二进制易数的两个数学符号交爻,--阴爻;-阳爻;
阴爻,交六级六阴;阳爻,又叫九,即九阳。
   卦象是三围或六位二进制数组成的数阵。象,其义为图像,象征。《易经·系词》说“易者,象也;象者,像也”。卦象由阴阳爻组成,二爻的位置叫爻置。爻的顺序,由下而上,三位卦爻,分别交初、中、上;六位卦爻分别叫:
初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。六位卦中之爻,以爻位和爻类而命名,如初爻为阴则叫初六;初爻为阳,叫初九,六二、六三,六四、六五、上六;九二、九三、九四、九五、上九,可以类推。
  八卦和现代的二进制数,十进数互换如下:
   艮   坎   巽   震   离   兑   乾
 0    1    2    3     4    5   6    7
这些事基本的数码组合,是二进制的起始在这里,我们重点论述的是易经文化的数码思维模式。从上列八卦的二进制看,古人的思维模式是具有哲学辩证思维和物象数码思维的,所以,易经文化的数码思维模式与现代科学数码破译的思维模式完全吻合。所以易经文化的数码思维模式完全可以应用到现代科学当中去,二者能够有机的结合。
  一阴一阳之谓道。对于周易,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,百姓日用而不知。
  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,可谓任重而道远!

 

 

 

 

 

上一篇:没有了! 下一篇:人生运程预测有什么重要意义?